欢迎来到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
首页 > 经典作品 >

在光影变迁中珍藏历史、找寻文化、启迪未来
2015-04-30 14:01:52   来源:中国民族报   评论:0

详情
  一位拉美诗人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而在纪录片中,有一类关注少数族群生存状态的纪录片,为呈现世界的多元、研究人类多样性提供了影像蓝本,具有重要的文化学术意义——这就是民族题材纪录片,也有人称为“民族志电影”。所谓“志”,便带有存史的意味。

  4月18日,作为第六届北京民族电影展的新设单元,由中国民族博物馆承办的“2015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在京开幕。一周内,40多部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生活的国内纪录片进行了展映、研讨和导演见面会。这是首次在北京举办的大规模民族题材纪录片展映活动,为展示60多年来我国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轨迹和优秀成果提供了重要平台。

  1、经典纪录片展映:收获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

  我国的民族题材纪录片拍摄始于上世纪50年代,那是在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的背景下,以国家之力完成的。至1981年,共产生21部胶片作品(“文革”期间曾中断)。新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文化现象逐渐消失,这就催生了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又一个拍摄高潮。

  本届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选取了60年来的17部经典之作和聚焦“家园·遗产”主题的21部纪录片,以及展示鄂伦春人文历史的4部纪录片。其中,年代最早的是1957年表现云南西盟佤族地区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情况的《佧佤族》,最新的则是2014年完成的《一张宣纸》。

  4月20日,《一张宣纸》在北京文联剧场展映。好的宣纸从备料到完成需要三四年时间,该片导演则跟拍了4年,走遍了纸张的“江湖”。北京琉璃厂行业协会副会长曹忆南在饶有兴趣地看完影片后,与导演雷建军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说,这部纪录片对传播符合传统规制的宣纸的制作之道,以及抵制假冒伪劣产品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他表示,将力促琉璃厂相关部门组织《一张宣纸》的长期放映工作,让琉璃厂的从业者敬惜宣纸,尊重文化传统。

  纪录片《虎日》表现的是小凉山的彝族人深受毒品危害,沿用本民族的“虎日”盟誓仪式督促族人戒毒的故事。4月20日,在良友剧场举办的《虎日》展映结束后,来自广东六祖寺的禅玺法师表示,《虎日》让他深刻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匡正当今某些不良社会风气起到的宝贵作用,为此,他决定捐赠6万元,交给宁蒗虎日戒毒协会,帮助当地民众禁毒与戒毒。

  2、鄂伦春族百年影像回放:记录变迁 引发思考

  鄂伦春族是一个人口只有8000多人的民族,但其独特的森林游猎文化吸引了不少人类学者的关注,他们留下了很多鄂伦春人的影像。基于此,组织方专门策划了“鄂伦春百年影像展映暨论坛”单元。

  4部展映的纪录片勾勒出鄂伦春人的历史轨迹:1929年由英国学者拍摄的《森林人》,用无声影像远距离拍摄了鄂伦春人原始山林生活;1962年的《鄂伦春族》,纪录了鄂伦春人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等;1993年的《最后的山神》,讲述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因不习惯定居生活,回到山林中过着游猎生活;2014年的《乌鲁布铁》,表现了鄂伦春老猎民的后代在山里养马并组建越野摩托队的新生活状态。

  作为《鄂伦春族》的拍摄者,年过八旬的杨光海参加了 “鄂伦春百年影像论坛”。他回忆道,当初他翻阅了大量鄂伦春族史料,自己又编写了剧本,和鄂伦春人同住“撮罗子”,待了8个多月才完成拍摄。

  “《鄂伦春族》的一些画面虽然是组织过的,但又那么自然,只有在拍摄者和被摄者很熟悉的状态下才能拍出来。”台湾著名人类学者、纪录片导演胡台丽说,“很多镜头运用都很精准,现在看来仍很经典。”

  研讨者认为,早期的《鄂伦春族》是从宏观层面、概貌性地对鄂伦春人的各种民俗文化事项进行表现,而到后期的《乌鲁布铁》则多了很多个人化的表述。

  《乌鲁布铁》的拍摄者顾桃表示,自己从小与鄂伦春人打交道。工作后重返家乡,他发现鄂伦春族的变化很大,于是决心用纪录片反映当下鄂伦春人的生存状态。

  “每个拍摄者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而不同的视角共同构建起完整的历史。”学者刘大先认为。鄂伦春族学者白兰和刘晓春认为,影像的意义在于,能引导人们关注并思考鄂伦春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3、学术和研讨:展映之外的“另一条腿”

  如果说展映是本届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的“一条腿”,那么“另一条腿”则是学术研讨。为此,承办方中国民族博物馆与清华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构建了合作关系,形成了在影展期间的联动机制——

  在清华大学,一方面展映了胡台丽、刘湘晨、季丹等导演的作品,一方面则以导演为学生作讲座的方式,使清华学子得以与导演互动。《田丰和传习馆》是导演刘晓津跟拍7年的作品,完整地展现了作曲家田丰创办、维持“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直到传习馆倒闭的过程。全片长达3小时,可放映中无人离席。交流中,学生们认为,片中的人物在镜头里嬉笑怒骂,非常自然,可见拍摄者与被摄者建立了非常信任的关系,导演长期扎实的人类学调查值得晚辈学习。

  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则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了“博物馆与视觉人类学”论坛,集合了北京、上海、广西、云南、天津等地的博物馆从业者参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认为,影像收藏将催生人本主义博物馆的观念,为博物馆文物的原生环境提供深度阐释。新华社“新华典藏”项目负责人陈小波认为,类似博物馆与视觉人类学界的交流非常重要,早就需要这样一个平台。

  链接

  第六届北京民族电影展故事片展映:

  11部影片参展 4部公开售票

  本届民族电影展共展映故事片11部,其中《公主为奴》(蒙古族)、《五彩神箭》(藏族)、《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裕固族)、《迁徙》(羌族)这4部影片各放映5场,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向社会售票。

  本届民族电影展选取《启功》作为开幕影片。据北京民族电影展主席牛颂介绍,这一方面是因为启功作为满族爱新觉罗家族的代表人物,为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另一方面是导演丁荫楠等人拍摄这部大师传记影片所体现出的文化使命感,具有示范意义。

  4部民族电影向社会公开售票放映,标志着民族题材电影质量的提升。其中,表现青海尖扎地区藏族传统射箭文化的《五彩神箭》,曾入围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聚焦生态变迁和裕固族文化传承,入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这些影片之前已在业界获得了好评。

  除了展映部分,设在中华世纪坛的北京民族电影展展位,还邀请了多位嘉宾进行访谈,包括《公主为奴》、《海鸥老人》、《剑河》等影片的主创,民族志纪录片的导演、研究者等。此外,《古格王朝》、《楼兰》、《狼女》、《十万大山》等电影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责任编辑:落溪)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