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进入实现民族复兴关键阶段的中国,时间尤显匆匆。
短短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胸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担重任,接力奋斗,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手笔运筹国内国际大局,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出现崭新局面。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
今日之中国,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奋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
“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执政理念,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全过程
“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马年正月初八,黑海之滨的索契,习近平用质朴的话语,回答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告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宣示。
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人民,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支撑点。
总书记有句座右铭——
“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
总书记爱听一首歌——
“我住过不少小山村/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育/风雨中教我做人……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总书记心中有榜样——
“后来,我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当干部,我心中一直有焦裕禄同志的形象,见贤思齐,总是把他当作榜样对照自己。”
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特地把兰考作为联系点。
2014年3月和5月,习近平两赴兰考,号召党员、干部以焦裕禄为镜,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总书记深沉的为民情怀浸透在日日夜夜的时间里、点点滴滴的行动中。
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黄土高原到太行深处,从南国海岛到西部边陲,从校园乡村到社区军营,总书记念念不忘的始终是人民群众。
一页页工作日志,一张张出行地图,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调研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
自古来,顺民心者得民望。
北京四季青敬老院,习近平与老人们的合影摆在很多老人的床头。
一年前,这里的老人们希望能与前来看望他们的总书记合影留念,习近平欣然答应,并细心嘱咐“照片要给每位老人家都送一张”。
平易近人,春风化雨。亿万中国人从总书记身上感受到亲人的气息,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老梁,给你们带来一份纪念品,祝你们生活幸福。”2014年12月19日,澳门物流工人梁志华家,从孩子上学到大人工作,从家庭收入到住房支出,习近平问得很细很细。
国家最高领导人和百姓的距离有多近,国家的凝聚力就有多强。
2012年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看似不经意,实则深思熟虑,意蕴深远——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面临的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中国。
执政中国,当务之急就是凝聚共识。
“凝聚共识最重要的就是要找最大公约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孙业礼说,“中国梦就是这个最大公约数。”
猛药去疴,从严治党;勇涉险滩,深化改革;密织法网,完善法治……
站在两年节点上回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上以非凡勇气、坚定决心、不懈努力,指向一个清晰的理念和伟大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民族复兴的时代旋律,激起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共鸣;中国梦这个大梦想,点燃了每个个体的梦想——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引领中国进入放飞梦想的时代,催生出13亿人梦想的“核聚变”——
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两年来,亿万鲜活生动的梦想,使得当今中国充满激情,充满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梦构建起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新平台——
2014年岁末,一本以9种文字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行销全球,引起强烈反响。
“我从中领略到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上的冷静思维和远见卓识。”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评价。
“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201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烈宣示。
把人民